刚才发了条疑问,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缺少常识,不是一般的缺少常识,会在任意一件事情每个环节缺少常识。
举几个例子来说吧。比如做生意的核心要算账,这是常识吧,我认识的创业者——包括我在内,都会下意识的逃避算账。我见过一堆公司在市场模型出了问题以后浑然不知,直到大厦将倾。一个朋友曾经融资4000万美金,2年就花光倒闭。
再比如运营最好的模型是理解用户的行为模式,然后在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点切入,广告一定是最差的不得不选的模式。我小时候,夏天捉蝉吃,有人黄昏在土表层捉蝉,有人晚上在树上捉,只有非常蠢的人才会等白天蝉褪去蝉壳去捉飞蝉——只是因为白天视线好大家都看得见,投放广告其实就是捉飞蝉的模型。一个正常人,一晚上可以在树上捉到100多个蝉,在白天的话,估计一小时也粘不到一个蝉。但是我面试过几乎所有的产品和运营人员,除了投放广告,啥都不知道,好像都是飞蝉控。
甚至,高质低价,是最好的商业模型,这么简单的事情,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都希望尽可能定个高价——万一很多用户是傻逼呢?为什么别人可以高价高利润,我们也许可以….
再比如,我的产品经理,没人手上有30个用户的微信,但是觉得自己非常了解用户需求……
朋友提出来一个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的视角“wishful thinking”,就是我期望这个想法能成,比如高价能成利润就高啊,投广告就行我不需要思考啊,希望不需要算账啊算账会心慌啊…..。一个产品经理,他如果不需要辛苦找到100个用户,不需要跟30个用户做好朋友,就能说服自己是理解需求的,他就会倾向于忘记需求来自活生生的人,需要深入沟通才能把握需求。
这也算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自我保护吧,少动脑,少消耗能量呗。这个答案,应该可以覆盖60%的情况。
但我觉得还有一个解释的思路,就是被语言毒害了而不自知。众所周知语言的毒,比如“祖国母亲”、“剩余价值”、“民主德国”。语言的特点,是偷偷的进行了深度关联,说服你目标对象跟关联对象相关,但其实可能一毛钱关系没有吗,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比如迈克波特写的书《竞争战略》,这很容易让你觉得,商业就是竞争,竞争甚至是最主要的战略,所以盯住竞争对手做决策是毫无疑问对的。(对竞争的反驳参见上一篇文章)。迈克波特写的书是好的,内容是对的,但是他的逻辑是,当你不得不面对竞争的时候,你要有清晰的策略,而不是你必须盯住对手做策略。甚至波特的战略是下下策,很多时候最好的战略是忘记你的竞争对手,最佳的例子是Intel放弃曾经利润丰厚内存市场,进入CPU;英伟达放弃nForce主板芯片组,全力杀入CUDA,恰恰是这两个忘记竞争对手的决定让他们很长时间内完全没有竞争对手。
更常见的,就是做产品的人,对数据和事实,有很深的执念。这来自于另外一套语言逻辑,数据来自事实,事实是判断所有事情的唯一标准。这套逻辑自然有道理,但是这套逻辑有个巨大的黑洞,就是数据往往能告诉你是什么,不能告诉你为什么。你家的鸡叫,太阳升起,这就是事实,但对你要不要杀鸡吃这个决策毫无帮助。因为数据有两个大的坑,一个是关联性非因果性,一个是强滞后效应。1978年的改革开放决定,我10年后才感受到巨大的温暖;1989年的决定,我30年后,才不寒而栗,想夺路而逃。比如神经网络,在2010年很弱,这是个事实,大家都不用,这是个事实;所有的人都在追支持向量机;但是你如果用这个事实来做出神经网络没有前途这个决策,你就会成为被时代抛弃的二傻子——我就是这样的二傻子。理解任何事情背后的逻辑才是最重要的,这本应该只是常识,但被“数据和事实”“科学和图表”这样宏大漂亮的词汇淹没了。
相对而言,期望思考模型是主观的,可以通过意识调整和改进的,虽然影响很大,但只要躬身自省,可以逐步改变。而来自语言和文化的毒害非常可怕,它完全融入了绝大多数人的骨髓,成为下意识的一部分。
嘿,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大哥,请问“我强汉”的我是什么意思,是 “我我我 曲颈向天歌” 吗?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