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最优,通俗的来讲,就是小聪明,算小账。
为什么要算小账呢?因为算大帐很难,算小账很容易。小账看得见,而大帐需要高屋建瓴,远见卓识。
举个例子,在软件工程领域有个概念,叫耦合,软件工程强调低耦合,为什么要低耦合呢?因为高耦合局部最优,但全局效率反而最低;低偶尔局部低效,全局反而高效。
举个更生活的例子。比如新加坡安装宽带需要两次上门,一次是Netlink Trust来确认光纤是OK的,一次是Singtel来安装。我们从这一件事的效率上看,其实一个人来一次最优,节省所有人时间。但是来一个人,来做两件事,就属于软件上的耦合,耦合确实在事情本身能体现出高效,但是你要全局来考虑,效率就可能很低。因为首先这两家公司就要有个复杂的协调机制,即使是这样在管理上很容易扯皮推诿;其次,一旦来了一次没搞定,比如Netlink测试出错了,Installation就要重新预约重新安排。
在商业上,更常见的耦合是,上下游整合。比如Intel,就坚定的自己设计,自己生产。常规的说法是可控,成本低。但是我们都知道,其实Intel的晶圆从工艺技术上,到成本上,都比台积电要差。
为什么高耦合,看上去这么自然的局部最优,全局反而最差呢? 因为高耦合的设计缺少简单清晰的评价机制,所有的问题无法快速的反馈和体现出来,所有的人都寄希望于别人的改进。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国有企业,我自己有工厂,有车队,有学校,有医院,有文工团,有建筑公司…..。每个子主体,完全没有衡量机制,我教的好也这样,教的坏也这样,我这子弟学校大概率就会越来越坏。
从数学上讲,四个要素耦合在一起,一旦出了问题,会怎么样,有15种可能,你的验证和改进成本太高太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小时候觉得很有道理的东西,比如人民公社,国营企业,到最后烂成一坨屎。
有人说,也有正面的例子啊,比如苹果,人家连CPU都自己做,你咋不说?
这是我最讨厌的沟通方式。这就像说,你看你看,你总说专制不好,为啥李世民这么牛逼,开创贞观之治;为啥我党这么牛逼,快速飞升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你说买彩票是智商税,还有人中了几亿元的大奖!你说P2P是骗局,我有好几个亲戚都赚了很多钱全身而退。
我们谈体制和机理,谈的是概率,并不是必然性;谈的是趋势,并不是当下。我谈机制,你谈个例,这不叫讲道理,这叫扯皮。
当我们回归简单道理的时候,很多东西其实很容易判断的,比如苹果的CPU,如果有明确的“Measurable”,那并不能算耦合。换句话说,低耦合的核心在于简单明了的“Measurable”,而不在于是不是同一个公司内。
政府涉足产业政策,和政府进入商业事业,本身最大的问题在于,几乎都是不可测量,缺少横向对比的。如果碰到两个包青天,当然可能做的很好,但包青天,永远是小概率。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