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多数人的慈善观

大多数经济学家是反对慈善的,为什么?

我抛开经济学的观点,先聊聊佛学的看法。佛教里面,其实“超度”这个词儿,跟普罗大众想的不一样。并不是说,一群得道高僧,在灵堂上念几天几夜的经,你亲人的灵魂,就被这个巨大的力量吸引到西天极乐了,不行!哪怕佛祖亲至也不行。佛祖自己妈妈摩耶夫人,佛祖也不能凭自己的神通,就能让妈妈脱离六道得享极乐,他能做的就是跟他妈妈讲法。对,在佛教看来,个人因果不爽,谁也改变不了,唯一能改变的是你自己,而能改变你自己的就是佛的道理。所以,“超度“这个词儿,在佛教里面,就是道理讲给你听。你要是不听,谁也没办法。

在佛教里面,目犍连救母也是这样,目犍连神通第一,也救不了他妈,就去请教佛祖,说该咋办啊,我妈在饿鬼道太可怜了。佛祖说,那样没办法,首先她活该,其次呢你跟她讲她不听,那怪谁啊,唯一的办法,你去找一堆能跟她对话的人,试试看。所以,目犍连救母的模型就是,你必须找到高德大僧,这些人帮你去跟她讲道理,讲体验,她要是能听懂,坚信,并且去修炼,才有可能解脱,否则毛用没有——如果有用,那也是先相信了道理并且去精进的修行了。

大多数人的“慈善”观跟“超度”观差不多,我负责烧点钱(香),你负责得解脱(改善)。但这两件事一样,都走不通。

经济学家跟佛祖的观念差不多,意思是你要改变大脑,而不是改变物质条件;观念不变,物质条件改变,不但可能不好,还可能更坏。最经典的例子是索马里,1991年以来,接受美元捐助550亿美元——1500万人口接受这么多捐助,结果是越来越坏,肯尼亚也是这样。相反的例子是博茨瓦纳,靠自己很快就发展起来了。

所以,行“慈善”并不是给钱就好,反而更坏,所以,慈善本质上也应该是个救急不救穷的模型。穷是救不出来,反而危害很大。

有人就说了, 我去孤老院喂饭擦身体总行吧?在经济学家看来,这有点搞笑——喂饭擦身体难道不应该是护工分内的事情吗,你是在帮助护工还是在帮助老人?难道要多擦两遍?就像一个段子说的一样,我把老太太扶过马路,小明再扶回来,我们俩都做了好人好事啊。——所以,多数慈善都是在践行我需要做什么来得到心灵慰藉,而不是被慈善的对象需要什么。

这就跟“溺爱”孩子的父母,或者“虎妈”式的父母一样,没人在乎孩子需要什么,本质上都是在乎的做什么让自己的心灵被满足。给孩子任意吃冰淇淋,或者给孩子报一堆一对一的贵族辅导班,本质上都是对孩子的伤害,但是对父母来说,都是自己美好的发心和“善意无私”的付出。

所以,你看慈善、超度、教育本质上没太大区别,靠发心是不够的,靠自我感动是没用甚至有害的,这些简单的道理都是一样一样的,只是你愿不愿意承认的问题。


已发布

分类

,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